
.AI 腦波連線艙
-
智慧車車停看聽
以 AI 自駕車為載體,讓小朋友實作自駕車組裝、道路設計、影像資料收集與類神經網路訓練。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
南大真平國網 TAIDE 台英語 AI 學伴機器人
◆提供臺語教學服務
創造「說臺語學英語」的互動式學習平台,小朋友可以與機器人共同練習臺語口說,同時透過英語對話提升語言能力。
◎ 國立臺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
AI 小創客:訓練你的迷你 AI 模型!
透過 Google Teachable Machine 與 AI 影像模型,體驗如何用自己的動作或表情「訓練 AI」,並現場互動挑戰AI猜拳遊戲。
◎ AI4kids
.小小量子奇航站
-
貓也想下棋:量子井字挑戰
歡迎來挑戰量子井字棋!這款融合量子力學概念的趣味棋盤遊戲,顛覆傳統玩法,加入量子疊加與糾纏態,讓每一步都充滿未知與驚喜。從玩中學,開啟你對量子科學的好奇與想像!
◎ 台灣物理學會
量子喵 - 積木 DIY
以 DIY 科普教具,輔助理解量子位元的疊加、測量與糾纏、量子通訊等概念。
◎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
.地球元氣恢復室
-
小黑蚊 !!怕怕 ?
透過顯微鏡仔細觀察小黑蚊(台灣鋏蠓)幼蟲與成蟲形態,同時認識小黑蚊的習性以及幼蟲棲息環境。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小黑蚊 !!啪啪 ?
以互動方式說明科學家如何利用科學方法探究小黑蚊棲地,並透過棲地環境改善來減少小黑蚊的孳生。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熊美味餐盤
臺灣黑熊是臺灣特有亞種,吃著臺灣山林裡的美食,讓牠們長的頭好壯壯,請你來幫牠找到最適合的餐盒,並認識其他的熊熊吧。最後再來跟萌萌熊拍張照片就可以得到科博館限定熊可愛小物!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礦物體驗
瞭解科學家怎麼辨別礦物的硬度、顏色。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動磁~動磁
家人總是說不要在家裡一直玩電動…
沒關係!!來科博館在炎熱的戶外陪你玩電動!蛤?
跟著我們一起動磁動磁,體會魔法般《電動生磁,磁動生電》的物理現象吧!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紫色晶球與薯條
海藻膠是存在於褐藻的細胞壁或細胞間隙的天然膠質,經抽取純化後,以鈉鹽形式存在,稱為海藻酸鈉。將海藻酸鈉水溶液滴入含鈣離子水溶液中,會發生交聯反應,並形成具有膠狀外殼的晶球。
◎ 財團法人育秀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
-
氣膠是誰?它們從哪來?要往哪裡去?
透過科學儀器展示及原理介紹,教大家認識氣膠如何在空氣中傳播,並輔以「PM 人體歷險記」教具及「艾兒別哭 (Air Don’t Cry)」桌遊,讓大家寓教於樂中認識氣膠。
◎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
伏打電池
1800 年亞歷山卓.伏打.發明了伏打電堆:由鋅和銅浸入鹽水中實現了連續發電,至此電池發展迅速起飛。闖關方式:將硬幣與鋁片用浸漬鹽水不織布隔開,堆疊後產生電流,讓燈泡發光或是馬達轉動。
◎ 國立臺東大學應用科學系
-
熱力你和我
透過酒精的溫感體積變化、氣壓引致溫度變化、馬德堡半球、瓶中造雲等實驗,呈現大氣壓力及氣體粒子運動對溫度的影響,透過上述實驗讓參與民眾及學生理解溫度在微觀世界中與氣體粒子的運動行為息息相關。
◎ 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土壤吸碳大揭密
從地球科學到溫室氣體吸附的科學實作與探究,讓學員認識溫室氣體的生成與減量科普實作。
◎ 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
防災科普小尖兵
◆提供臺語教學服務
透過繩子與固體的摩擦力,一起從科普世界探究災害發生後的緊急救援,怎麼利用簡單的摩擦力、聲音共振來認識防災科普。
◎ 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不容忽視的微妙世界
帶領參與者認識肉眼看不見卻深刻影響地球與人類生活的微生物。透過趣味互動與動手操作的方式,讓大小朋友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微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在生態系統與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 義守大學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
-
綠能智多星
利用風力讓扇葉旋轉產生動能,使磁鐵旋轉與線圈發生電磁感應產生電流,電磁感應則是使空間中磁場發生變化,線圈中會產生感應電動勢,使電流得以產生,最後讓 LED 燈發亮。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未來城市夢工廠
-
氣味之謎!感測器趣味工坊
透過組裝感測器,讓小朋友了解氣體分子如何被偵測並轉換成數據。完成後將感測器安裝在巨人立板上,噴灑酒精觸發偵測,畫面顯示巨人醉倒,寶箱自動開啟就可以獲得獎勵,體驗感測器應用與通關的成就感!
◎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核安知識大秘寶
歡迎進入原子能的奇幻世界!拿起遊戲把手,穿越時空解任務:找出發現「鐳」的科學家、破解原子能的神祕變身術,從醫療到食物保鮮,原子能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通藏在關卡裡!
◎ 核能安全委員會
-
自行車的奇妙世界-平衡的奧秘
透過組裝積木並使積木能夠移動,瞭解如何透過轉移重心移動及保持平衡。組裝一臺屬於自己的自行車,並透過轉動齒輪讓自行車動起來。
◎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讀台語學科學
◆提供臺語教學服務
在「紙花綻放」的遊戲中,一起挑戰用台語來學習科學吧!
◎ 台灣台語路協會
-
Focus on!
以三關闖關活動得到對應的積分。闖關活動包含:用木質投石機投至對應標的處、用紙杯以慣性概念接住會彈起的乒乓球、月亮形的乒乓球碎片以力矩概念和水附著的輔助下,在畫有迷宮的塑膠板上移動至終點。
◎ 臺中市立福科國民中學
搖擺之間,決勝摩擦力!
鐘擺的配重與擺臂長短變化,將會使鐘擺擺速產生變化,進而使每位玩家的挑戰情形產生隨機變化,同時玩家要熟悉彈珠對桌面的摩擦力情形,才能成功將目標推向鐘擺後方。
◎ 臺中市石岡區石岡國民小學
-
震波空氣砲
利用空氣動力原理,工作介質為空氣,藉由推擠薄膜方式將空氣壓力能轉變成空氣噴射流,可以產生強大的衝擊力。
◎ 中國文化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光與影的交會
◆提供臺語教學服務
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彩色紙片在三面鏡子上連續多次反射,形成無數的紙片虛像,組成萬花筒中千變萬化的彩色圖案。
◎ 臺中市南屯區鎮平國民小學
-
同中求異—精準醫療重塑高齡健康藍圖
介紹精準醫學應用於老齡科技的潛力,攤位上將會以密碼子探險的方式介紹 DNA 如何影響到人體表現,藉此再進一步引導學員 / 民眾了解這些基因遺傳多樣性帶來的潛在老年疾病的風險,以及我們如何去預測、看待這件事情。
◎ 馬偕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再生醫學學系
來耍古早物 (一) — 紙(竹)田嬰
◆提供臺語教學服務
利用做紙蜻蜓的過程,學習牛頓第三運動定律、飛翅角度與合力,體驗農村時期的童玩!
◎ 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
-
來耍古早物 (二) — 拍干樂、鳥擗仔
體驗農村時期的童玩 — 陀螺(轉動慣量)及彈弓(彈性與力),並從體驗過程了解相關的科學原理。
◎ 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
茶墨印記
◆提供臺語教學服務
利用濃茶及亞鐵離子做成墨水,因茶中有單寧,與亞鐵離子結合後形成藍黑色的錯合物,這與最古老的墨水 - 鐵膽墨水有相同的配方。做好墨水後就在杯墊上塗鴉,自製一個獨一無二的杯墊。
◎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
-
生氣的河豚
當小蘇打粉(碳酸氫鈉,NaHCO₃)和醋(醋酸,CH₃COOH)混合時,會發生酸鹼中和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CO₂)。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被困在氣球裡,導致氣球膨脹, 就像生氣的河豚。
◎ 大葉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玩遊戲、學解剖
以組織學及黑白切菜餚拼圖、人體與豬隻小模型、黏土、及線上小遊戲為媒介紹群眾理解人體體內各系統結構。
◎ 國立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
-
STEM 繪本說故事
◆提供英語教學服務
以英文 STEM 科普繪本,跟學員分享科學世界的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雙語互動。
◎ 臺中市私立弘文高級中學
趣遊廉政 翻轉玩
透過趣味遊戲、VR互動體驗等,幫助小學⽣從⼩培養「法律與誠信界線感」,認識利益衝突與濫權⾏為的危害。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政風處
-
色素大逃亡:彩虹雨的誕生
利用色素在水中與油中溶解度的不同製作出漂亮的彩虹雨,並藉此現象瞭解擴散作用。
◎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翁子吸球王
自製簡易吸塵器,應用負壓原理,將保麗龍球吸起並運送到其他位置。
◎ 臺中市豐原區翁子國民小學
活動陸續更新中,敬請期待!


-
手的延伸 掌的傳承 - 機械操偶計畫(現場報名)
活動時間:12:30 - 13:30、14:30 - 15:30
結合傳統布袋戲與現代科技,透過舞者佩戴動作捕捉手套,即時操控機械布袋戲偶,展現身體動作如何轉化為偶戲表演。參與者也可親自體驗, 透過手部動作操控偶戲,感受科技與文化融合的魅力。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擴體工作室
蛙~好奇妙
活動時間:10:00 - 11:00
介紹台灣常見蛙類生態特徵與習性,分享蛙類在生態系中的重要角色與保育現況,搭配有獎問答增加互動趣味。
◎ 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
-
淨零小學堂
活動時間:12:30 - 13:30
透過互動遊戲和教具,引導孩童從生活中發現科學、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 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從光到訊號:未來城市的溝通科學(適合國小 5 ~ 6 年級)
活動時間:14:30 - 16:00
光不只是照明,更是訊息傳遞的關鍵!本場工作坊將引導學員了解光通訊與科學編碼原理,並透過電子積木控制光訊號來傳遞摩斯密碼,一起體驗從光到訊號的奇妙旅程!
◎ 國立成功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


-
未來任意門:時空科學大冒險
活動時間:10:00 - 11:00
原來科學也可以這麼精彩!讓知識動起來,變成孩子看得懂、玩得開心的趣味現場。不只能欣賞精彩的演出,還能跟著一起操作、體驗,把生活中的科學變成最有趣的親子時光!


-
科學腦巨人(台語)
播映時間: 10:30
首席科學家——布朗博士,在巨人啟動的前一天,留下一張血跡斑斑的紙條後就失蹤了!自稱偵探的神祕少年羅奇下定決心要找出博士,拯救迷你族!究竟羅奇是否能夠找到博士,啟動巨人,帶領迷你族走出迷霧呢?
歐米天空
播映時間: 12:00
人類滅亡後的地球,機械天空不斷下壓,失憶的歐米從空中急速墜落,並遇見了自傲的機械族小電箱,他們用科學幫助大家解決各種難題,也慢慢發現了機械天空的祕密。
-
真實蟲蟲危機:大城市
播映時間: 13:30
深入微觀昆蟲世界,揭示大自然力量如何在微小尺度上展現。在這些隱藏的生物王國中,微小生物憑藉著驚人的天賦能力與非凡的聯盟關係,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頑強求生。
熊星人 - 蓋亞能源遺跡之謎
播映時間: 15:00
太空三熊接獲求救訊號來到蓋亞星,運用再生能源知識破解遺跡謎題,卻意外捲入能源石陰謀,能否成功救援並化解危機?

須報名活動
時刻表
貼心提醒
活動需要報名嗎?
「科學工作坊」、「科學大驚奇」:為確保活動品質,須事先登記報名。
「科學市集」:可直接前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西屯路廣場參加。
「科學影城」: 可直接前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B1 藍廳參加。
如何參加闖關集點活動
至服務台領取集點卡,每人限領1張,凡參加「科學市集」、「科學工作坊」、「科學影城」、「科學大驚奇」任一場次活動,即可拿到貼紙 1 張,集滿 8 張貼紙,可至服務台參加「扭蛋抽獎」1 次,更有機會限時體驗「未來許願牆」1 次。
現場貼心服務
1. 服務台:活動諮詢服務、遺失 / 拾獲物處理。
2. 醫護站:提供簡易急救藥品、協助聯繫救護系統。
3. 友善服務設施:資源回收站、無障礙廁所、飲水機(需自備環保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