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簡介
動手做
科普演講
影片賞析
生技醫療
數位資訊
永續發展
尖端科研
跨域學習
協助藥物研發的小白鼠 ─ 導覽小鼠在新藥研發的藥物測試及影像設施。
一窺實驗小鼠們住的「毫宅」─ 動物房及飼育職人的工作甘苦談。
精準醫療運用各種體學方法,深入了解多種感染症、逆境醫學及癌症等醫學上未滿足的疾病需求,應付個人基因及種族等個體差異所導致的不同疾病成因。
經由果蠅大腦神經網路地圖的建置,了解人腦功能及研究腦疾病治療方法,介紹單一神經元的運作原理及神經元組合成的大腦網路。
帶領大家觀看從事病毒研究所需設備,及顯微鏡下細胞感染病毒後影像,深入了解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研發的面貌。
認識動物中心以科學專業來飼養繁殖,並且宣導動物福祉理念。
結合完善的繁殖育種與檢疫流程,提供客製化的「實驗鼠」代養與試驗服務,降低珍貴實驗動物斷種風險。
讓你一探 3D 列印運用在醫病對談與手術精準定位,使得醫師透過生理檢查影像,進行術前分析與術中定位,增進醫病間的對談。
一同進入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重鎮!
本中心擁有整合學術與創新科技的研究環境,帶領你認識晶片的奇幻世界。
本中心提供「客製」前瞻儀器設備,同時也是國內光學及真空技術的先驅,發展儀器基礎工程技術。
帶領解說光學元件製造過程,一起走進遙測光電實驗室及真空鍍膜實驗室吧!
國網中心前瞻應用廣泛,以雲端應用領域,進行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
其智慧應用以「算圖農場」培育文創產業之人才及算圖技術,也對外特效高速算圖服務,協助產出高品質特效及動畫。
這次「Hello, ITRI.」活動,將讓年輕學子了解平時不易接觸的工研院科研場域,感受工研院的科技日常,同時也認識實習機制,鼓勵學子加入,投身產業研發。
資策會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為定位,整合智庫、人才與資通技術。
應用 AI 範圍包含自動駕駛感知辨識、監測設備故障、運動科技、道路安全系統,以及乳篩助理。
縮小版的「小雷達」,逐步擴展至商業應用,如自駕車,無人車/機,工業機器人等應用之自動偵測系統。
活動中展出前瞻毫米波雷達元件、系統與應用技術,讓大家看看雷達究竟有多好用。
這次活動將帶大家了解,什麼是半導體、半導體的二維與三維結構,並展示從原子結構到先進半導體製程、IC 製程技術,讓大家對半導體不再一知半解,並更了解這個台灣引以為傲的關鍵性產業。
本研究中心聚焦在 AI 核心技術及醫療智慧應用,建置相關大數據資料庫,應用於協助健康照護。
讓我們來看看 AI 在醫療應用的發展吧!
帶你進入竹科的開放式實驗研究環境,了解臺灣 IC 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歷程,並且實際動手做,玩玩看!
本中心提供電子產品「Rabboni」實驗,讓你從半導體應用到生活中!
常有人將「試車場」與「賽車場」混為一談,差一字差很多。
在試車場有著各種測試路段,用於檢測車輛的品質、性能與安全等,藉由測試觀察,並進行改良。
你將看到測試道拍攝,了解車輛測試是怎麼一回事。
從足弓壓量測,到無人機巡檢,陸空雙向,展現耀眼科技成果,推動金屬科技創新領航,邁向國際一流研發機構。
AI 智能化製造,能結合各領域,將智慧結合製造。
活動將展示生醫、運動產品與建築等方面之應用,介紹本中心研發之智能化先進製程開發。
本中心致力於生物醫學和人工智慧的多領域整合,以 AI 應用所創造的價值與便利性,對病症或療程進行更有效的判斷處置,也能提供醫療人員相關建議參考。
體驗「智慧化居住空間」,感受智慧產品的優質功能,以建築實體,展示 AI 智慧生活的整合應用,推廣適合居家、技術穩定、價格親民的智慧住宅設備系統。
桌上佳餚那背後深刻的學問,從漁業、養殖和加工,餐桌上那一道道水產美食,還真是得來不易。
一起從船隻設備、捕撈漁具、漁場監測創育。
來看看農田中的生物防治,介紹天敵昆蟲的特性及田間應用,包含捕食性天敵草蛉、黃斑粗喙椿象、小黑花椿象等,以及寄生性天敵為平腹小蜂、果實蠅寄生蜂。
透過監測中心,所有即時數據一覽無遺,猶如親臨現場即時監控大屯火山的活動。
帶領你了解大屯火山的過去與現在,唯有了解,才不惶恐。
推動動物科技研發與商品化工作,而其中「臺灣豬」的相關技術,可說是重要的一環。
「智慧農業」做到食品衛生安全的守護,讓大家吃得更安心。
你是否曾想過,我們的糧食又是怎麼誕生的嗎?
本所活動導覽分為三部分,包含農化組、植病組,以及作物種原組。帶你了解品種改良、種原收集保存,土壤退化與改良。並且搭配感測及採收系統,遠端操作作物栽培管理。
能親眼看見保育類動物在野外漫步,總讓人感到相當興奮,但這也要我們人類積極保育、愛護牠們,牠們才能有更多機會與大家見面。
曾文水庫利用多元的清淤方式來增加庫容,介紹全國首創的「象鼻引水鋼管」,能將水庫底部的沉積淤泥,
透過新建的防淤隧道排出,有效「蓄清排渾」,幫助水庫延壽。
介紹本中心軟包電池組裝線乾燥室介紹本中心軟包電池組裝線乾燥室,透過乾燥室的實驗流程讓民眾了解軟包電池製造過程。
產域可以量產台灣極為少見的無特定病原體草蝦種蝦,並以科學化的養殖模式進行管理,養殖過程回歸自然,將能穩定提供良好草蝦種原給產業使用。好奇這些蝦蝦怎麼養出來的呢?快來看看吧!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主要負責花蓮、宜蘭兩縣有關農業試驗研究與示範推廣,包括重要作物品種改良、農業機械改良與研發、產銷班整合及輔導等等。本場推廣有機樂活與健康安全的理念,並以特色產業發揚原住民文化。
活動將帶大家認識各項主題,並由專人解說本局業務與知識科普,包括預報、地震、天文、衛星、雷達、氣象觀測(儀器)、海象(儀器)…等,讓大小朋友對們大氣、地震、海象及天文等領域的自然科學有更多的了解。
想知道人體某個蛋白質做什麼工作?透過「蛋白質結構」,了解人體裡各種不同功能的蛋白質、調節各種物質的傳遞,以及參與細胞生命活動反應等重要任務。
中心分為三個小站點,分別介紹實驗樣本的處理方式、實驗站儀器操作以及數據收集與分析方法。
導覽臺灣光子源加速器,先藉由加速器幫助電子以接近光速狂奔繞行,再透過磁鐵控制改變電子運動軌跡,提高同步輻射光的亮度。活動將讓你瞭解同步輻射光與精密磁鐵的重要性。
「高熵合金」定義成分為含五個主要元素以上,因為亂度大所以稱為高熵合金。不同金屬就像雞尾酒般配製成綜合合金,會產生更強韌、更耐蝕等功能特性。
活動向你介紹高熵材料起源、原理和應用,製程,包含金屬 3D 列印、大氣鎔鑄、滾壓鍛造、浮區長晶等技術。
本中心以氣候變遷為主軸,介紹氣象、地震、天文、海象科普知識。
實驗帶你動手做空氣砲,講解歷史大颱風。
建構「當代藝術」、「科技媒體」、「社會創新」三大實驗平台,媒合文化專業與科技支援團隊,期待不同創意在此互動激盪,營造開放包容的文化生態和社會環境。
介紹臭氧與細懸浮微粒的來龍去脈、對健康的威脅、以及因應之道,並使用空氣盒子等偵測工具實測,或透過手機 APP 和網站查看空氣品質現況,以及時行動保護自身的健康。
「音樂文化園區」,設有樂器展示區、小劇場、音樂互動劇場、影音圖書室等,擁有全國最完整的樂器及音樂圖書資料館藏。線上帶你導覽音樂欣賞,學習音樂相關知識。
研發「智聯網羽球場整體解決方案」,整合雲端運算、心率感測、深度學習等多項 AI 技術,蒐集數據資料再藉由人工智慧,發掘出精準的訓練模式,解開訓練歷程及競賽表現之間的神秘關聯,以締造本國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之巔峰。
帶領大家參觀 3D 實驗室及成分分析實驗室,針對標本進行元素組成及晶體結構的檢測,協助判定文物成分或質地,以提供後續研究參考、保存維護和文物修復的基礎。